謝和平, 中共黨員,1956年1月生于湖南省,中國工程院院士、德國克勞斯塔爾工業大學榮譽博士,現任四川大學校長,并擔任國家獎學金評審委員會主任委員、四川省科協主席、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副會長等職。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 當前,“一流大學”成為國內著名高校的發展目標,但如何實現這一目標,各校各有不同。為此,本報記者與四川大學謝和平校長展開對話。 培育具有深厚人文底蘊、扎實專業知識、強烈創新意識、寬廣國際視野的國家棟梁和社會精英 記者:您認為大學應該怎樣理解和落實“人才培養和教育創新”? 謝和平:衡量一個大學是否是一流,她培養出的人才在社會上的聲譽是至關重要的。這就決定了大學在走向一流的過程中,必需努力完善的工作是:培養人才和教育創新。 關于人才培養和教育創新,可以從四個方面來理解:人才培養模式創新、人才管理模式創新、人才培養環境創新和人才評價觀念創新。 記者:不同的大學應當有不同的人才培養模式,確定這個模式依據是什么? 謝和平:一個大學的歷史地位、現實地位和社會地位決定了她的人才培養模式和人才培養目標。 如今,有100多年歷史和傳統的四川大學是目前國內學科最齊全的綜合性大學之一。所以,今天四川大學新的人才培養模式就是要培養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蘊,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具有強烈的創新意識,具有寬廣的國際視野的國家棟梁和社會精英。 為此,學校采取了很多措施:提出了本科教學“412”質量工程,包含四大工程和十二項計劃,其中四大工程是:教學管理體制創新工程、人才培養體系改革工程、教學內容方式改革工程、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完善工程。以此實現三個目標、四個亮點。目標一,是要實現與建設一流大學相適應的人才培養目標和模式。目標二,是要實現新型人才管理模式。目標三,就是充分發揮并體現四川大學作為學科齊全的綜合性大學的潛力和優勢。四個亮點是:一,逐漸形成四川大學人才培養新的風格和特色;二,形成多層次人才培養模式;三,實施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培養他們的科研思維方式和創新意識;四,在和國際一流大學競爭的過程中,找差距,找問題,趕上去。 人才管理模式要著眼于“人性化管理、個性化教育、國際化培養” 記者:那么,請您接著談談您在“人才管理模式創新”方面的思路和做法。 謝和平:人才管理模式,我們強調要進行“人性化管理、個性化教育、國際化培養”。 人性化管理的核心就是以人為本,就是要通過教學管理、教學運行和環境氛圍來培養學生博學奮進的精神,讓學生主動地提高知識水平和實踐能力。 個性化教育就是尊重個性、發展個性。其本質是在明確責任的前提下,培養學生鮮明的個性和獨立思考的能力,使他們有主見、有韌性、有活力。 國際化培養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國際交流能力和膽識,這也是一流大學建設的必由之路。 哈佛、耶魯為什么是一流的大學?有兩個非常重要的原因:第一,她的教師是全世界招聘的;第二,她的學生是全世界挑選的。我們與世界一流大學的差距是多方面的,而這兩方面最明顯。我校要建設一流大學,就必須把自己擺到一流大學這個體系里面去,要加大我們的國際化培養力度。目前,我們和很多國際不同類型的大學進行了2+2、3+1、4+1、4+2等模式的合作辦學,我們的學生有機會在國內國外兩所大學學習,兩邊的校長都簽字、相互認可,兩國政府都認可。這可以使我校真正實行教育教學改革,真正縮短與一流大學之間的差距。 “全面發展、全員育人、全方位服務”的人才培養體系 記者:近期,您提出了人才培養工作“全面發展、全員育人、全方位服務”的要求,請您詳細解讀一下。 謝和平:近年來,學校圍繞創新人才培養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創新,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們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仍然有待進一步提高,對學生的愛心教育、誠信教育、法律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還有待加強,還不能使所有學生具備良好的責任意識、法律意識和公民意識。只有培養出全面發展的學生,我們大學才可以自稱培養了真正的人才。 記者:“全員育人”的概念又該如何理解? 謝和平:“教書育人是傳遞愛心的事業,感情的投入比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目前,有些大學的部分教職工的育人責任感還不強,愛心投入還很不夠,還缺乏應有的責任心、足夠的耐心;部分專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缺少對學生做人、做事的引導,只教書不育人;一些專職學生政工干部把學生工作作為第一要務的意識和責任還不強,個別輔導員對工作不安心,工作熱情不夠、時間投入不夠、與學生的交流溝通不夠、對學生的幫助關心不夠,不了解學生的困惑,不了解學生的需求,不了解學生的難處。這對于大學的人才培養工作是不適合的。 記者:“全方位服務”是具體的體制要求,也需要全方位的體制建設給予保障。 謝和平:是的。“全方位服務”有待進一步強化。一是教師作為辦學主體的作用還沒有充分發揮,教授治學、教師治教的權力還不能得到充分保障;個別干部甚至以行政權力謀求學術權力、以行政資源謀求學術資源。二是現有教師考核評價體系不盡完善,還不能有效激勵教師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三是職能部門真誠服務師生的意識還需進一步加強,還不能主動根據師生的意愿去制訂政策、落實舉措、改進工作。 創新大學人才評價觀念,學生、教師、管理干部才有充分的動力和激情 記者:當前,應該給予“人才”新的理解和定義。 謝和平:什么叫好學生?我們認為,大學生首先應該要學習好,你到大學來讀書,你不學習好,你怎么是好學生?當然學習好也不能只憑考試成績來衡量,應是一個“有知識、有文化、有智慧、有責任”的綜合體現。其次,要思想好。思想好就是要樹立四個觀念——祖國的觀念、人民的觀念、黨的觀念和社會主義觀念。我們是中國人,首先要熱愛我們的祖國,要把國家的利益看作最高的利益,個人利益要服從祖國利益。這也是西方人,包括美國人、加拿大人最起碼的思想道德觀念。 記者:確立教師評價體系,對于大學來說更加關鍵。 謝和平:我想對于好老師的評價就是必須有責任心、有愛心,要全心全意關心學生,要為人師表、行為示范。這是對教師評價的基點。 著名教育家徐特立說過,教師的職責就是“人師與經師的統一”。“人師”就是要教學生做人,要關心學生的品質、學生的作風、學生的生活、學生的習慣。 好老師要有較高的業務水平,能夠較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引導學生很好地掌握知識。我一直強調,教師教學生關鍵要看學生學會多少,要以教會學生多少為標準,而不是以講了多少課為標準。另外,對學生還要嚴格要求,嚴師出高徒,嚴格要求也是大愛。 只有創新大學人才評價觀念,大學的學生、教師、管理干部才有充分的動力和激情,大學的人才培養和教育創新才能真正取得成效。其中最重要的是大學要鼓勵學生拔尖出眾,更要關注培養每一位普通的學生,使他們健康成長。大學的干部、教師要對學生付出全部的愛心,大學的最本質的生命力在于愛心傳遞,在某種程度上教師與學生的愛心傳遞比簡單的知識傳授更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