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冠軍被特招,早已不是新聞,但是昨天一條關于奧運冠軍和高校的新聞,還是掀起了輿論關注熱潮——不過這次不是冠軍上大學,而是冠軍被“退大學”。 見諸報章的信息至少透露出,高崚、楊威最近沒怎么上校內網去逛逛,看看學校最近都有什么動態,有無和自己相關的信息。當然,他們沒準是在忙論文,無暇顧此。高崚就表示,她的碩士畢業論文快要完成了。只是他們的導師對其平時學業情況不做評價,也著實讓人不免產生一些揣測。 畢竟,碩士生學習最長不超過4年。而高崚、楊威卻曾先后4次出現在“未注冊研究生名單”中。如果連一年一度的開學注冊都忙得沒時間,那么平時還有業務訓練或比賽的奧運冠軍,又有多少時間來打理學業,也就可想而知了——這還僅是從時間配置上分析,至于其學習能力是否達到研究生學習的需要,這里不予置評。 當然,在媒體曝光后,兩位是否會被辭退,還是未知之數。該校研究生院有關人士表示,此次公布的擬清退研究生名單,只是從數據庫里把“超學時”部分的學生篩選出來。希望他們看到名單后盡快與院系和導師聯系。 這就有點像機打的欠費清單,沒有人為遴選過。如果是人為發布的,這個消息能否被公開披露都還不得而知。既然能容忍其四年不注冊,那么“超學時”的結果自然是情理之中的。而對擬清退的處理如有異議,本人或導師還可以書面申訴。或在一番人情公關之后,一團和氣地圓滿解決此事,也未可知。 中央教科所研究員表示,超學習年限的研究生占用了寶貴的教育資源,有必要進行清退。研究生無法按期畢業,是變相浪費教育資源,也不利于更高質量的人才培養。此言非虛,清退這些“超學時”就像電腦整理磁盤,優化空間一樣。那些長期無用卻又占了大量內存的垃圾信息,必須適時清理,才能時刻保證電腦運行的效率和安全。同理,高校教育資源也非無限,一個蘿卜一個坑,占著空坑卻不種蘿卜,對教育資源無疑是極大浪費。 不過,與那些“自費”的學生荒廢學業相比,這些特招的奧運冠軍等公眾人物的情況卻大為不同,首先它是一種公共資源的浪費,其次中國高校類似的特事特辦的特招之風吹拂伊始,就已埋下今日“超學時”的尷尬。當初特招這些可能沒有那么強的求學意愿且自身能用于學業的時間也十分有限的明星人物,就該料到他們可能連注冊都顧不上,更遑論全力讀書了。所以,當初如果就是個“面子工程”,那么今日淪落到被清退,也就不費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