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政法大學松江校區,原有一個名聲在外的“水上樂園”:只要天降暴雨,五期公寓門口的道路就會嚴重積水,師生們不得不卷起褲管,借助臨時擺放在積水上的磚塊、木板淌水而過。直到上個月,“水上樂園”才正式壽終正寢。 “想不到學生的力量這么大。”一些多年任教于華政的老師不免感慨。因為“水上樂園”存在數年,積水原因一度成謎,學校幾次想解決都無功而返。多虧學生中有一批以學生維權為己任的“學代表”,他們一屆連著一屆接力“上書”,最終把困擾師生的老大難問題推上學校的議事日程,通過民主決策予以解決。 華政的“學代表常任制”,效仿人大代表提交議案、為民請命的方式而建立。從剛開始的“扮家家”,到如今成為學生參與學校管理的重要平臺,“學代表常任制”讓很多學生樹立了一種信念:與其空發牢騷,在私底下或者學校bbs上抱怨,不如相信民主的力量,尋求合理的訴求解決渠道。 議案“接力”,摧毀“水上樂園” “學代表”,每個大學都有。一年一度的學生代表大會上,“學代表”往往是個“開開會,舉舉手”的而已。 幾年前,華東政法大學副校長張智強發現了一個有趣現象:同為參與學校管理的全校大會,每年的學代會要比教代會等有活力得多,也是這類會議中最熱鬧的一個。“針對學校的教學、管理等各個方面,‘學代表’總有很多意見要提。” 能不能讓“學代表”從每年只參加一次學代會的“臨時代表”,成為推動學校管理的一支常規力量?從2008年開始,華政的校園里開始出現了第一批常任“學代表”。而一直被師生詬病的校園“水上樂園”,就成了“學代表”“上書”最集中的議案。 端掉校園里的“水上樂園”,過程一波三折。據一位校學生會干部回憶,學校基建處和后勤管理處接到議案后,曾實地調查過這一積水路段。“最開始的回復是積水情況不明,后來跟進調查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積水依舊沒有改善。”由于“學代表”們在“水上樂園”的提案上不依不饒,最終,學校邀請了松江區水務局的專家一起來實地勘察,確認該路段積水是因為地下部分管道堵塞、排水不暢。 疏通管道,需要資金。初略計算,解決“學代表”關于“水上樂園”的提案,學校需要出資逾50萬元。在校領導的支持下,資金籌措到位,專業的排水公司趕在這個夏季汛期前完成了地下雨水管道的疏通工作。據華政后勤管理處副處長陳淵介紹,這次施工還疏通了污水管道,重新鋪設了已經損壞的7段地下管道,新建了一個隔油池。最近幾次經歷大雨天氣,完工后的地下排水系統未出現積水現象。 在華政,由各個學院推舉產生的“學代表”都經過崗前培訓。相比于普通學生,他們有維權的專長:學校哪個管理環節出問題,對應的職能部門是哪家,“學代表”找起來熟門熟路。 漸漸地,一些學校職能部門的負責人開始覺得日子不好過了。有時候,他們不得不直接面對“學代表”的“質詢”。 前不久,學校財務處被“學代表”“盯”上了。因為有不少學生向“學代表”反映,說學校醫藥費報銷程序過于復雜,報銷時間僅限周一,導致很多有課的學生無法報銷。 一份要求“簡化醫藥費報銷程序”的議案,很快送到校醫務室和財務處。剛開始,“學代表”吃了好幾個“軟釘子”——財務處工作人員找了不少原因,搪塞學生的要求。但“學代表”背后有校領導“撐腰”:“全校1000多個老師,每個工作日都能去報銷;全校12000名學生,為什么只有周一才能報銷?” 如今,華政財務處已經專門為報銷醫藥費的學生開設了一個窗口,報銷時間和程序都大大簡化:只需把一些報銷的單據交到醫務室,然后通過網站查詢就能核對醫藥費報銷的情況,連到財務處折返跑的時間都省去了。 尋求合理渠道,民主氛圍感染華政學子 學校的ATM機前原本總要排長隊,現在機器數量增多了,性能也提高了;學校的寢室原本一直跳閘,后來物業公司專門為所有的寢室更換了線路板……在華政,很多學生隨口就能說出幾件經由“學代表”解決的校園生活難題。 “學生的理性訴求如果得到有效滿足,他們就有信心通過民主的方式參與校園管理;但相反,如果學生的訴求一直無法得到學校的呼應,學生中就很有可能出現一些非理性行為。”張智強告訴記者,“學代表常任制”實施至今,不僅為學生參與學校管理提供了平臺,更重要的是,這一制度的存在還改變了學校行政部門的工作作風。“朝南坐的行政人員少了,職能部門以學生為本的意識更強烈了。” 世博會期間,華政的“小白菜”進入園區擔任志愿服務工作,他們自發地把“學代表”角色移植到了園區。“小白菜們發現園區一些管理環節上存在瑕疵,馬上開展調查尋求解決方案,并向園區管理方提交書面意見。”校團委副書記陳賽金說,盡管擔任“學代表”的學生只是一小部分,但是校園管理的民主氛圍已經感染了很多華政學子,這讓他們在今后走向社會時,能成為更有社會責任意識,更敢于擔當的年輕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