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上午,在理學院學術報告廳,中國數學會理事長馬志明院士應邀作了題為“關于我國數學發(fā)展的點滴思考”的學術報告。報告會由副校長宣益民主持,此次報告是校慶學術活動月“名家講壇”報告之一。 報告中,針對中國數學的發(fā)展現狀和前景,馬志明院士從中國數學的國際地位、與數學強國的差距、對待數學的態(tài)度以及營造良好科研氛圍四個方面進行了詳細闡述。他說,目前國內的學術氛圍、科研經費及物質條件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善,但在科研評價體系方面還有待規(guī)范。他提出,青年數學科研工作者在學術研究中一定要拒絕浮躁、淡泊名利、避免急功近利,踏實專注地進行科學研究和教學工作。所有科研工作者要明確學術研究的真正目的,即促進科學發(fā)展、促進人類進步、加強人才培養(yǎng),使世界的數學發(fā)展和數學應用留下中國人的痕跡。報告結束后,馬志明院士還與現場師生進行了互動。 在報告會之前,馬志明院士在陳達院士、理學院院長施大寧等的陪同下參觀了將軍路校區(qū)主樓和硯湖問天鼎,并在硯湖邊栽下一棵桂樹。 ![]() ![]() ![]() ![]() ![]() 新聞鏈接: 馬志明,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國際數學聯盟執(zhí)行委員會副主席,中國數學會理事長;主要從事概率論與隨機分析方面的研究,在狄氏型與馬氏過程、維納空間容度理論、Feynman-Kac半群、薛定鍔方程、隨機線性泛函、無處Radon光滑測度環(huán)空間的對數Sobolev不等式等研究中獲多項國際領先的或國際先進的成果;突破“局部緊”及“正則”兩大限制所提出的擬正則狄氏型新數學框架,解決了該領域存在20年之久的難題,是研究奇異問題與無窮維問題的有力數學工具并已在許多領域得到日益增長的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