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2日《香港商報》A24版刊登專訪我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陳夏初的報道《教育創新 與時俱進》。 報道以我校學生創業典型周華獲得50萬美元風險投資、5位大學生組建的“鳳凰之翼”團隊在空客全球航空創意競賽奪得總冠軍、在全國“挑戰杯”大學生課外科技作品競賽中第五次捧回“優勝者杯”、由20多位平均年齡在30歲左右的科研人員研制的天巡一號微小衛星發射成功等學校近期取得的一系列教育和科研成果為切入點,報道了我校人才培養、創新創業教育等工作的經驗。 全文轉載如下: 陳夏初:教育創新與時俱進 一位研三學生已創立4家高新技術企業,其創樂呼叫中心獲美國風險投資商BHC50萬美元投資,5位大三學生組建“鳳凰之翼”科技團隊在空客全球青年創新挑戰賽中奪冠,20多位平均年齡30歲左右的科研人員研制的天巡一號微小衛星搭載“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發射,進入太空后已成功進行多次在軌驗證試驗……一年內取得這一系列教育和科研成果,對內地高校而言并不多見,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卻做到了。 “我們航空航天特色發展、創新創業教育成果可謂初露崢嶸,但未來能做的還有更多。”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校長陳夏初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 人才培養:追求人才輩出 “我們希望能籌建一幢學生專屬的創新創業大樓,完全由學生自我管理,自主創新,主動創業,未來新技術、新創意、新產品源源不斷產生”,陳夏初表示。 “作為大學,培養人才是我們最根本的任務。”陳夏初侃侃而談,“辦大學要有特色,首先在人才培養上要有特色。我們把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在“高素質公民和未來開拓者”,這是學校辦學定位和辦學使命決定的。” 為此,學校推出“群星計劃”進一步探索人才培養新模式,按照基礎層、核心層、拓展層分級分層確立了十二項人才培養目標核心能力素質指標,包括誠信意識、文明禮儀、表達能力、藝體素質等,通過校內宣講、平臺搭建和制度保障分類實施,深入推進。“目前我們這一計劃仍在不斷調整和完善,目的在于進一步發掘人才潛質,因材施教”,陳夏初說。 創新創業:普惠式與精英式 陳夏初告訴記者,創業教育是南航近些年人才培養的重點,尤著力培養科技創業型人才,因此南航堅持“創新引領創業”教育理念,形成了創新實踐系統化,創業培養個性化,創業孵化市場化,“創新+創業”,“普惠+精英式”的人才培養模式。普惠式創業教育基于培養全校學生創業者基本素質。而精英式創業教育則通過科學手段層層選拔有創業潛質的學生,在創業教育學院進行專門化教育和培訓。 “實踐是創業教育學院最鮮明的特色,通過搭建校內校外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場所,實現學生科技創新與科技創業無縫對接。”為此,南航在校內建設校園版“創新工場”,成立大學生創業孵化中心實體性公司,通過開展項目遴選、投資鑒定、孵化指導等工作,將大學生創業團隊納入公司運營,給予相應資金及配套服務支持。對孵化成功的創業團隊通過學校與企業、事業單位搭建的綠色通道輸送到校外科技園、創業園注冊成為企業。 “教育也是一種創業,我們教育者本身也需要有創新意識,不斷進行管理創新、服務創新,與時俱進,科學發展,建設創新教育的大學。”陳夏初笑稱。 ![]() 新聞鏈接: 《香港商報》是中央級報,是中共在海外創辦的六大媒體之一,直接隸屬香港中聯辦領導。創辦于1952年,是周恩來總理親自確定辦報宗旨,其財經版深受中央領導和中央各部門的關注。是一份以經濟報道為主、以溝通香港和內地經貿往來為宗旨的綜合財經報紙。多年來,《香港商報》榮列“香港最受歡迎十大中文報章”,亦是在中國內地發行量最大的香港報章,目前讀者已達100萬以上。《香港商報》除在中國內地、香港發行之外,還在美國、印尼等多個全球華人區域發行。是中共在海外發行量最大、影響最廣的報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