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寒假,你的回家旅程特別嗎?這次,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宇航學院的兩個大四男生周丹發和馬力選擇了結伴騎行回家!從南京到西安,全程1200公里,兩人計劃每天騎行100多公里,用12天來完成。零下5℃,大雪紛飛,連車輪都被凍住……今天,已經是他們出發的第10天,剛剛從陜西省商南縣出發。不過,周丹發說了,依然很享受在路上的感覺,這趟回家路,也是2015年初的圓夢之旅。 騎行回家是一直的夢想 馱著行李和修車工具,1月20日從南京出發,途經安徽、河南和湖北三省,進入陜西省境內,翻過秦嶺山脈最終到達西安……這是周丹發和馬力騎行回家的路線圖。 “趁著年輕,干一些熱血的事情。”對兩個小伙子而言,騎行千里回家,可不是一時興起。周丹發說,這是他上大學以來的夢想,“所以說這是一場圓夢之旅。” 平時很熱衷騎行的周丹發,時常喜歡騎行紫金山,也騎行過周邊的鎮江和馬鞍山。但是南京到西安約1200公里的長途騎行,對兩人來說,都是第一次。雖然事先興沖沖地策劃了很久,但是將這個想法告知兩家的父母時都遭到了反對。“擔心不安全,都堅持我們放假了買車票直接回家。”周丹發介紹說,后來他和馬力將詳細的騎行安排給父母看了,又溝通了很多次,家人才同意。 早在出發前,周丹發就告訴金陵晚報記者他們還有個計劃,想在每天騎行到達的城市,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騎行12天,正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是12個詞,我想每天以一個詞為主題,拍攝相關的照片,并配上解釋的文字。” 遭遇風雪行程可能延期 “1月26日晚上9點,按原定計劃到達河南南陽市,共騎行了760多公里,可以說是行程過半。”周丹發告訴記者,雖然遇到過下雨,有些路段路況比較糟糕,總體前半程的騎行比較順利, “我們基本是沿國道騎行,中間有的路段和滬陜高速合并,高速路不允許非機動車行駛,只好繞道省道和縣道,之后再繞回國道。”周丹發介紹說,國道上不論早晚,車輛很多,再加上道路施工路段比較多,灰塵很大,經常被嗆到。遇到雨天灰塵沉降空氣變好,但是雨水又會將衣服打濕。 1月27日的計劃是從南陽市騎行到西陜縣,但是遭遇了沿途大雪。為了應對路面結冰濕滑,周丹發和馬力用放掉一部分車胎氣的辦法來增加摩擦力,但是這樣需要耗費更大的力氣騎行,還頂著三四級的大風,“有時雪迎面吹打到眼鏡上根本看不清路,有時候還有側風,也會引起航空中所說的‘側滑’。騎行難度更大。” 周丹發介紹說,緊接著他們將要進入陜西境內,要爬秦嶺,一路緩坡,這將是對他們更大的考驗。“如果雨雪天氣導致路面結冰,我們的行程可能要推遲幾天。” 每天記錄沿途所遇所見 每天早上8點從旅館出發,帶上充饑的干糧和水,晚飯要等到達目的地才能吃上……周丹發介紹說,這一路遇到過很多熱心人。他也在按原計劃,將沿途的所遇所見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12個詞為主題來記錄。 比如“和諧”,他舉例說,“一路上碰到了很多熱心腸的人,當地餐館的老板知道我們是騎行的學生,對我們很熱情,不僅飯菜量很足,還像對自己孩子一樣叮囑。在六安,有一位老板在我們出發前還提醒我們加滿熱水。在羅山縣,一位老板很熟悉附近的路線,還給我們指路,特別熱情。” 比如“愛國”,周丹發說,在信陽市的一條很長的街道上,街道兩旁都懸掛小國旗。比如“敬業”,在巢湖105省道監測站,執勤人員24小時輪崗,周丹發了解發現,他們是監測司機是否疲勞駕駛、是否酒駕醉駕,是否超載超重,為了對司機負責,一刻都不敢疏忽。 盡管路途遙遠,行程緊張,路況和天氣情況難以預測,周丹發說他很享受在路上的感覺,一路上飽覽了沿途的風景,領略到了各地的人文情懷,品嘗到了各地的特色美食。是騎行,也是一場旅行。 金陵晚報:http://jlwb.njnews.cn/html/2015-01/30/content_1749363.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