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全國人大代表孫維公布了一組調查數據。據《環球時報》報道,孫維聯合有關機構用大半年時間,對33744位在校大學生、5357位畢業兩年的大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有接近七成的人目前創業月均收入在3000元以下;17.3%的人的創業項目處于虧損狀態;收入過萬的人,僅占1.6%。 調查數據可信嗎?昨天,金陵晚報記者采訪了高校創業指導老師,請他現身說法。 “不能簡單用月收入多少來評價大學生創業的價值。”對此,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就業指導服務中心創業管理部部長吳慶春則認為,不能割裂開來僅用“月收入”來衡量大學生創業的回報。尤其調查的群體是在校大學生和畢業兩年的大學生,這個群體在社會經驗、人脈基礎、資源積累等方面都很欠缺,更多的大學生創業者是在創業過程中積累成長經歷,更看重軟實力方面的社會回報。 吳慶春介紹說,據他了解,大學生創業者會將利潤的80%用來再投入,比如用于市場開發、產品革新等,“大學生創業者在3-5年內不給自己發工資很正常,這要看企業的運營情況。”
金陵晚報原文網址:http://jlwb.njnews.cn/html/2015-03/07/content_1761642.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