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太陽能飛機的環球之旅顯得有些一波三折。人民網今日獲悉,由于受天氣的影響,原計劃于3月23日抵達南京的“陽光動力2號”目前仍在緬甸曼德勒,預計最早能夠到達重慶的時間是3月27日,到達南京的時間也因此順延。 3月19日晚上,這架不使用一滴燃料的太陽能飛機成功降落緬甸曼德勒國際機場,完成環球飛行的第四階段。在這段從印度飛往緬甸的航程中,借助順風的高速氣流,陽光動力2號創造了新的速度紀錄,達到216公里每小時。 然而,由于天氣的原因,這架太陽能飛機從緬甸飛往中國的時間被推遲到3月27日。據愛德曼國際公關公司相關人士介紹,這個時間是根據天氣預報暫定的,最終的時間及規劃僅能在起飛前的48小時確認。根據天氣預報,緬甸曼德勒近幾日有雷陣雨,重慶今明兩天陰轉多云,周三周四為多云天氣。 據悉,作為首架環球飛行的太陽能飛機,在陽光動力2號長達72米的翼展上裝滿單晶硅電池。它的航行可以說是“看天吃飯”,不僅需要依賴充足的陽光,同時還不能有強對流的天氣。 “由于使用的是太陽能,所以陽光動力2號的外形設計與普通飛機區別很大,”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宇航學院副教授鄭祥明在接受人民網采訪時說,“它的機翼很長,受外界風的影響比較大。” 鄭祥明介紹,陽光動力2號的另一個特點就是飛得慢,對于一個大尺寸飛機來說,如果它比同尺寸的飛機速度要慢很多的話,那么抗風性能相對普通飛機來說是不好的。 其實,太陽能飛機并不是一個新鮮概念,鄭祥明對記者說,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宇航學院也在開展相關的研究。“太陽能飛機在軍用民用領域都有比較好的前景,航時長、航程遠是它的優勢。” 鄭祥明表示,技術成熟之后,無論是在民用勘探還是軍事偵察,太陽能飛機都可以派上用場。 據此前報道,“陽光動力2號”將在南京停留一個月,開展設備維護和科技交流活動。但遺憾的是,飛機在南京期間的所有展示活動不會對普通公眾開放,不對外預約,所有活動均經過事前組織安排和邀請。 “陽光動力2號”環球飛行簡介: “陽光動力2號”單座太陽能飛機由瑞士飛行員貝特朗·皮卡爾(Bertrand Piccard)和安德烈·波許博格(André Borschberg)輪流駕駛。飛機僅靠其內置的17000多塊太陽能電池板為飛機的四個電動機提供能源。 飛機今年3月9日從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首都阿布扎比(Abu Dhabi)起飛開始其偉大的環球飛行,計劃在5個月內飛行35000公里,在10個國家約13個城市停留,并于今年8月返回出發地阿布扎比。 飛機將在中國重慶、南京經停,在南京停留后將在太平洋上空連續飛行五天五夜直至抵達美國夏威夷,這將是“陽光動力2號”行程中最具挑戰性的飛行之一。 人民網原文鏈接:http://scitech.people.com.cn/n/2015/0324/c1007-2673950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