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動力2號”首次在寧與公眾面對面 孩子們各種提問、拍照,南航學生展示無人飛行器,可再生能源領域專家現場交流……昨天,祿口機場“陽光動力2號”機庫里十分熱鬧,這架全球最大的太陽能飛機飛抵南京后,首次面向公眾舉辦“陽光動力科普中國行——機翼下的盛宴”科普活動,省科協組織南京的300名青少年與飛機、飛行員零距離互動。 中小學生盯著飛機員問個不停 “我在大家這個年齡,就有去遠方飛行的夢想,然后付諸行動,才有了今天的環球飛行。”“陽光動力2號”飛行員貝特朗·皮卡爾的開場白,引起了現場熱烈掌聲。 孩子們對于飛機的各種好奇,變成一個個問題拋向飛行員。“一個人在飛機上呆那么長時間會不會無聊?”、“太陽能飛機和普通飛機最大的區別是什么?”……貝特朗·皮卡爾和另一名飛行員安德烈·博爾施伯格耐心地一一予以解答。 拉薩路小學學生蔣恩慈一直有個疑問,為什么這架飛機飛得那么慢?“上世紀80年代美國研制出的‘太陽挑戰者’號飛機平均時速48公里,我們的飛機最高時速90公里,已經提高了一大步。相信20年后,到你們的時代一定會飛得更快。”安德烈·博爾施伯格說,“陽光動力2號”不僅是工業和科技的革命,更是思維、心態的革命,“我們渴望飛翔,渴望冒險,也渴望一種更環保的能量!” 貝特朗·皮卡爾鼓勵孩子們利用青春與興趣,探索更多未知的領域,“科學研究最終要讓人類從中受益。” 南航學生現場演示自己研發的飛行器 活動現場,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學生們展示了團隊研發制作的“X”飛行器和“紫電”無人機。 “X”飛行器因其本身橫截面造型像“X”而得名,重量只有200克,能迅速垂直起降、空中懸停,目前已能完成多項偵查任務。 “紫電”無人機在2013年第二屆“中航工業杯”國際無人飛行器大獎賽上曾獲得唯一一個特等獎。“‘紫電’機翼上布置可以發出紫色電暈的等離子體激勵器,通過釋放等離子體的多少來改變機身周圍的氣壓,從而實現姿態控制。”南航機電系學生劉舒霆說,這樣一來,就不需要像普通飛機那樣機翼和尾翼上靠操縱舵面控制方向,“紫電”就變得十分輕盈,從而提高飛行速度,“如果‘陽光動力2號’安裝我們的等離子體激勵器,一定可以飛得更高、更遠。” 聽了介紹,兩名飛行員對南航學生帶來的飛行器很感興趣,特別希望能找時間看一看“X”飛行器和“紫電”無人機的飛行表演。 飛行員飛越太平洋時,將在機艙內做瑜伽 接下來,“陽光動力2號”將至少在南京休整兩周時間,然后開始飛越太平洋到達夏威夷的航程。下一段航程將創造新的飛行紀錄,僅由一名飛行員連續飛行5天5夜,這將是“陽光動力2號”本次環球航行最艱難之旅。那么問題來了:如何保障安全? 飛機環球航行的背后是一支150人團隊的共同努力和支持,包括飛行員、工程師、技師、天氣專家、空管專家等等。為了保障飛行員生命安全,飛機上安裝了完善的裝置,以應對各種突發狀況。比如,供飛行員使用的氧氣面罩就有3套,第一套一旦出現故障,還有第二套、第三套。機上還準備了降落傘、充氣救生艇,在緊急情況下用于逃生。 5天5夜跨越太平洋的長時間飛行,將挑戰飛行員的生理和心理極限。安德烈·博爾施伯格透露,他將在機艙內做瑜伽、冥想,活動活動僵硬的身體,放松一下心情。
南京日報原文鏈接:http://njrb.njdaily.cn/njrb/html/2015-04/27/content_153864.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