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 目: 輻射自由基的原位分析技術
報告人: 馬駿 教授
地 點:將軍路校區材料樓301室
承辦單位:南航青聯會、材料科學與技術學院、校科協
報告人簡介:
馬駿,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海外高層次青年人才入選者,江蘇省“雙創人才”計劃入選者,“長空英才”入選者。現任亞太輻射化學會技術委員會委員、輻射研究與輻射工藝學報副主編、意大利費米科學中心客座研究員。主要領域為輻射技術與先進功能材料、放射生物學與癌癥診斷、空間輻射分子動態與環境演化,在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核心SCI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四十余篇。主持和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和青年項目、江蘇省青年基金項目,南京市留學人員擇優人才項目等。
報告簡介:
近年來,隨著分子生物學技術與理論的飛速發展、有關生物大分子的輻射效應研究亦不斷深入。電離輻射所致的自由基與生物大分子結構與功能的影響機制是整個機體、各種組織,細胞乃至亞細胞水平上的輻射生物效應的基礎。本報告介紹近期研究團隊在輻射誘導DNA 損傷的原初機理方面所取得重要進展。研究團隊自主研制基于高次諧波脈沖光源的超快時間分辨技術,探測了正電荷空穴在核糖核酸不同片段上的超快電荷遷移行為以及低能電子在不同量子態下與DNA 的反應特性,發現了還原性水合電子在溶劑化過程中對于DNA 堿基的斷裂會起到奇特的“輻射增敏”作用。該項工作為先進精準放射癌癥治療與輻射防護提供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