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 目:人機共融流程工業智能系統——人工智能賦能流程制造
報告人:錢鋒 中國工程院院士
時 間:2019年11月30日9:30
地 點:將軍路校區自動化學院1號樓511報告廳
承辦單位:自動化學院、校科協
報告人簡介:
錢鋒,中國工程院院士,過程控制和過程系統工程專家。現任華東理工大學教授、博士導師、副校長,化工過程先進控制與優化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過程系統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石油和化工自動化應用協會副理事長,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副理事長。全國政協第十一屆、十二屆、十三屆委員會委員。
他長期從事化工過程資源與能源高效利用的制造系統智能控制和實時集成優化理論方法與關鍵技術研究。創新研發了乙烯裝置智能控制與優化運行技術、軟件和系統,在國內乙烯行業全面推廣應用,成效顯著;突破了精對苯二甲酸裝置全流程優化運行關鍵技術,實現工業裝置大幅度節能降耗;發明的汽油管道調合優化控制技術,實現了調合過程實時優化系統長周期高效運行。研究成果已在數十套大型石油化工裝置上成功應用,取得了顯著經濟和社會效益。先后獲得5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0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等20余項省部級科技獎勵,授權國家發明專利40余項,登記國家計算機軟件著作權80余項,獲得3項中國專利優秀獎、2項上海市發明創造獎發明專利一等獎,出版專著3部、發表論文被SCI/EI收錄300余篇。研究成果入選中國高校產學研合作十大優秀案例。先后榮獲首屆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家“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席科學家、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全國發明創業獎、上海市科技精英、上海市勞動模范等榮譽。
報告簡介:
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是提升國家競爭力的“重中之重”,流程工業是能源和基礎原材料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支柱產業。經過數十年的發展,我國流程工業的生產工藝和裝備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其經濟總量居世界第一位。但我國流程工業依然存在部分產品結構性過剩、高端制造不足、資源與能源利用率不高、安全環保形勢嚴峻等突出的短板。如何讓人工智能賦能流程制造,運用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以制造過程綠色化、高效化及高端化為目標,推動企業生產、管理和營銷模式的創新與變革,是實現我國流程制造業高質量轉型發展的核心。
報告首先針對流程制造的發展現狀和需求,分別從流程制造高質量轉型發展和人工智能賦能制造業兩個角度闡述了二者互相融合的必要性;進而,報告分析了我國流程工業轉型升級重大需求,探討了以“智能制造+綠色制造—>高端制造”為目標的智能優化制造愿景,即:實現價值流、物質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四流合一”,利用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實現企業的智慧決策與智能生產;報告最后圍繞人工智能與流程制造深度融合實現智能優化制造凝練了相關工程科學問題,即:(1)AI 如何支持資源與能源的高效配置與利用,構建知識驅動的制造過程決策自動化系統;(2)AI 如何支持全流程生產過程的控制與優化運行,構建基于模式認知的智能自主調控系統;(3)AI 如何支持流程制造企業更安全和更環保,構建全生命周期安全環境足跡監控與風險溯源系統,等等。圍繞上述工程科學問題,報告以需求驅動、應用導向為目標,提出了當前流程工業制造系統智能化的主要研究內容和關鍵技術,并給出了工業應用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