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柔性機構與微納定位系統研究進展、特級賽事指導心得
報告人:湯暉教授(廣東工業大學)
時間:2019年12月13日14:30
地點:明故宮校區A9-506
主辦單位:機械結構力學及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科協、航空學院
報告內容簡介:
柔性機構以其諸多優點如無間隙、無摩擦、以及無積累誤差,易于加工,使得其在微納米定位系統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壓電陶瓷驅動器具有納米級定位精度、響應速度快、驅動力大等眾多優勢,然而行程不足的缺陷,大大限制了其進一步應用與發展。如何同時實現大行程、高精度、高帶寬已成為微納米定位領域急需解決和突破的關鍵技術瓶頸。近年來,報告人專注于柔性微納米定位技術與精密電子制造的前沿交叉研究,重點圍繞如何突破大行程,高精度及高帶寬的微納米定位系統方面開展了系統深入的理論與實驗研究。本報告將從微納定位系統的若干關鍵基礎研究和前沿產業應用實踐兩個方面進行介紹。最后結合報告人在創新創業學科競賽方面的親身經歷,對中國“互聯網+”、“挑戰杯”、“創青春”三大特級賽事做備賽指導分享。
報告人簡介:
湯暉,男,1982年3月生,教授(破格晉升),博士,碩導,廣東工業大學“精密電子制造技術與裝備”國家重點實驗室核心成員,“青年百人”A類引進人才,省“千百十人才工程”校級培養對象,2014年7月在澳門大學獲得機電工程專業博士學位,先后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BioMEMS實驗室及香港理工大學超精密加工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長期圍繞柔性機構、微納定位平臺、視覺檢測、先進運動控制,及半導體制造、納米數控加工、激光納米直寫等幾個方向開展了深入的理論與實驗研究。目前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主持2項),省部級科技計劃重點項目10項,參與完成美國NIH、澳門FDCT、國家973、國家基金重點項目等多個重大課題。連續三年擔任了全球機器人與自動化頂級會議IEEE IROS 會議副編輯,多個知名會議分會場主席。長期擔任IEEE Trans.等多個知名期刊的審稿人,已發表高水平SCI/EI學術論文50余篇(SCI一區10篇),其中IEEE TIE, TMECH, TRO, TII均為IEEE-ASME機電領域頂級期刊,指導課題獲3M-NANO 2017/2019最佳學生論文獎,引用次數600余次(單篇最高132次),他引>350次,H指數為10。以第一發明人申請發明專利41件(已授權發明專利8件、軟件著作權3件)。指導課題榮獲第十五屆“挑戰杯”全國特等獎、第十六屆“挑戰杯”省賽特等獎、第四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銀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