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題目:稀有同位素物理研究的挑戰(zhàn)與機遇
報 告 人:趙鵬巍
報告時間:2019年12月13日(星期五)14:00-16:00
報告地點:材料學院301會議室
主辦單位:校科協(xié)、材料科學與技術學院
報告摘要:
原子核是物質結構的一個重要層次,其性質對理解物質結構、宇宙演化、元素起源等基本科學問題至關重要。理論預言可以存在超過8000個原子核,如何實現(xiàn)對所有原子核不同性質的統(tǒng)一理論描述是核物理領域長期存在的難題。近年來,隨著新一輪大科學裝置的興起,短壽命稀有同位素的產生成為可能,這極大地豐富了人們對原子核系統(tǒng)的了解,同時也為相關的理論研究提出了機遇與挑戰(zhàn)。本報告將從當前領域的一些前沿熱點出發(fā),結合我們近年來在核理論發(fā)展方面的一些思考,和大家一起探討稀有同位素結構性質研究中所存在的機遇與挑戰(zhàn)。
報告人簡介: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研究員、國家級青年人才項目計劃入選者。2012獲北京大學理學博士學位,先后在北京大學、日本京都大學、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從事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密度泛函理論,稀有同位素物理、基本對稱性及其破缺的核物理檢驗等。共發(fā)表論文70多篇,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發(fā)表論文7篇,總引用1600多次,H因子為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