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減振、隔振與能量采集:非線性設計與識別
報告人:陳立群教授(上海大學力學與工程科學學院,上海市應用數學和力學研究所,上海市能源工程力學重點實驗室)
時間:2020年09月26日(周六)09:00 (北京時間)
線下地點: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明故宮校區A18-209會議室
線上地址:騰訊會議:586 825 6093
主辦單位:機械結構力學及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科協、航空學院-航空航天交叉研究院超材料力學研究中心
報告內容摘要:
有目的的引入非線性可以調控振動系統取得期待的動態特性。振動系統中的非線性因素,可以用辨識方法加以識別和建模。以減振、隔振和振動能量采集三個方面的工作說明非線性設計和識別。綜合采用實驗、解析和數值方法,以整星縮比模型非線性能量匯減振和雙穩復合板隔振為例說明非線性設計的理念和實現,以層合圓板能量采集器為例說明非線性識別的方法和結果。研究工作表明:考慮非線性而形成的高維系統的主要動力學行為,可以用適當的低維模型加以預測;低維模型可以基于原理推導,也可以通過等效獲得,還可以用實驗辨識方法建立;基于低維模型的數值仿真和近似解析分析結果,得到實驗數據的支持。
報告人簡介:
陳立群,1997年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工程力學系并獲工學博士學位。1999年在上海市應用數學和力學所完成博士后研究,任上海大學力學系教授。2001年起在上海市應用數學和力學研究所指導博士生。曾任多倫多大學、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奧克蘭大學、羅馬第一大學等高校訪問教授。主要從事非線性振動及其工程應用、連續體振動及其控制的研究。近6年均入選中國高被引學者。2005年被表彰為全國優秀博士后,2007年獲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2008年受聘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09年和2019年被表彰為全國模范教師,2013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15年獲寶鋼優秀教師特等獎,2017年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第二完成人),2019年入選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兼任中國力學學會理性力學與力學中數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和力學名詞工作委員會副主任,Nonlinear Dynamics和《應用數學和力學 (英文版)》副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