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題目:大型復雜裝備剩余壽命預測的若干難點與熱點問題
報告所屬學科:管理科學與工程
報告人:黃洪鐘(電子科技大學)
報告時間:2020年10月14日 13:00
報告地點:騰訊會議 會議ID:661229569
報告摘要:
分析影響大型復雜裝備剩余壽命預測的主要因素和面臨的嚴峻問題;介紹基于失效物理模型(失效機理/力學)的大型復雜裝備剩余壽命預測方法,基于數據驅動的大型復雜裝備剩余壽命預測方法,融合失效機理與數據驅動的大型復雜裝備剩余壽命預測方法;展望大型復雜裝備剩余壽命預測技術的發展方向:不確定性條件下的剩余壽命預測,耦合多失效模式的剩余壽命預測,考慮多部件相互影響的系統級剩余壽命預測,智能化特征提取與剩余壽命預測,機器學習與現有方法相結合的剩余壽命預測,實時、動態、在線剩余壽命預測等;對大型復雜裝備剩余壽命預測的研究熱點:遷移學習在剩余壽命預測中的應用、基于深度學習方法在剩余壽命預測中的不確定性量化與表征、現場數據驅動的剩余壽命預測方法,以及研究難點:剩余壽命預測精度、剩余壽命預測結果的可信度、小樣本多參數退化的剩余壽命預測、大數據背景下的PHM、數字孿生技術在剩余壽命預測中的應用等進行了剖析。
報告人簡介:
黃洪鐘,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電子科技大學國際合作與國際教育委員會主任,電子科技大學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電子科技大學系統可靠性與安全性研究中心主任,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海外及港澳學者合作研究基金(原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B類)獲得者,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獲得者,國家教學成果獎獲獎人,教育部機械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裝備保障工程軍隊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ISEAM Fellow,軍委裝發部高性能機電組件技術組專家,國防科工局可靠性專業組專家,空軍航空裝備可靠性專業組專家,萬人計劃創新領軍人才,四川省勞動模范,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黃洪鐘教授先后主持和參加了中美、中加、中澳、中波國際合作項目、973計劃項目、863計劃項目、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劃項目、國防科工局民用航天專項課題、國防科工局技術基礎研究項目、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武器裝備預研項目、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武器裝備預研基金重點項目、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作者專項基金項目等,以及大量的大型公司和研究院(所)委托的研究項目。獲國家、部省級科技進步獎和自然科學獎12項,授權發明專利38件、軟件著作權3件。在國際重要學術期刊發表SCI論文268篇,出版著作6部,主編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16部。2006年1月在美國加州榮獲可靠性和維修性領域國際學術獎勵 “William A.J. Golomski Awards”,12次應邀在國際可靠性學術會議上做大會報告。2014年至今,每年入選Elsevier “安全、風險、可靠性與質量” 領域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