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題: 微型多旋翼無人機雷達高分辨成像處理技術
報 告人: 毛新華(教授)
時 間:2020年10月29日(周四)11:00
地 點:將軍路校區電子信息工程學院樓211會議室
主辦單位:南航青年教授學術交流聯誼會、電子信息工程學院、校科協
報告簡介:
近年來,隨著無人機和雷達的微型化和低成本化,微型多旋翼無人機合成孔徑雷達成為雷達成像領域的研究熱點。然而,對于雷達成像信號處理而言,由于微型多旋翼無人機平臺飛行速度慢、機動性強、且無法配裝高精度運動傳感器,因此雷達成像信號處理面臨極大挑戰。本報告將從雷達、信號處理和數學等多角度闡述合成孔徑雷達成像原理,展示課題近年來在微型多旋翼無人機SAR以及機載/彈載SAR等領域的研究成果。
報告人簡介:
毛新華,男,教授,湖南漣源人。長期從事雷達成像領域研究,系統提出了基于先驗知識的兩維自聚焦算法理論,解決了大機動/大斜視/超高分辨率等復雜條件下合成孔徑雷達成像處理面臨的若干關鍵難題,研究成果已在中電科技、中航工業、航天科工、航天科技、中科院和中國兵器等雷達主機所多種國防重點型號中獲得實際應用,應用領域包括機載火控雷達、無人偵察雷達、彈載制導雷達和對空監視雷達等。研究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19),國防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2018),國防技術發明二等獎(2015),國防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2007),亞太合成孔徑雷達會議(新加坡)最佳論文獎(2015),國際天線與電波傳播會議(泰國)最佳論文提名獎(2017),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青年學者”創新獎(2017)。發表IEEE Trans. on AES, IEEE Trans. onGRS, IEEE Trans. CI等雷達和遙感領域國際頂級IEEE會刊論文8篇,申請和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0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裝備預研-國防重點實驗室基金、中國博士后基金特別資助和面上資助、教育部博士點基金、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優秀青年基金)、航空科學基金2項、江蘇省博士后科研資助計劃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資助,研究所橫向課題等科研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