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智能柔性電子技術
報告人:任天令 教授(清華大學微電子所、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時間:2020年10月30日 (周五) 09:30
地點:明故宮校區(qū)A9-506室
主辦單位:機械結構力學及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微納器件系統(tǒng)研究所、校科協(xié)、航空學院
報告內容摘要:
柔性電子技術是一種基于柔性或可延展襯底上制備出的,在一定范圍的彎曲、扭轉、拉伸、壓縮形變等條件下仍可正常工作的有機或無機材料電子器件及系統(tǒng)的新型電子技術。相對于傳統(tǒng)電子,柔性電子具有更大的靈活性,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適應不同的工作環(huán)境。
石墨烯作為首個被發(fā)現(xiàn)的二維材料,由于其突出的電學、力學、熱學、光學等綜合特性,在柔性電子技術領域有著廣泛應用。石墨烯紋身式電子皮膚力學傳感器可以通過貼附在口罩、人體皮膚等多個位置實現(xiàn)對呼吸、脈搏、語音、心電、腦電等人體多種生理信號探測。集收發(fā)聲一體的聲學傳感器石墨烯人工喉識別不同的喉部運動,并將之轉換為相應聲音發(fā)出,有望幫助失聲患者重新說話。此外,石墨烯紡織應變傳感器編織在服裝上可用于檢測人體的細微和大運動;石墨烯壓力傳感器可用于步態(tài)識別、血壓探測、眼壓傳感等;石墨烯場效應晶體管傳感器可用于檢測汗液淚液中的葡萄糖及其他生物標記物。
智能柔性電子技術結合了材料、生物化學、機械工程、計算機與人工智能等多領域技術和知識,基于該技術的智能柔性器件正在向高延展、可修復、易降解的多功能性及更集成、低成本、高效大規(guī)模的工藝性等方面深入發(fā)展,未來將在信息、能源、醫(yī)療健康、運動監(jiān)護等領域發(fā)揮更重要作用。
報告人簡介:
任天令教授,清華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副院長,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環(huán)境與健康傳感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近年來,承擔國家自然科學重點基金、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等多項國家重要科技項目。主要研究方向為新型智能信息器件與系統(tǒng),包括二維電子器件、智能傳感技術、納米存儲器、智能柔性器件與系統(tǒng)等。相關主要成果包括柔性石墨烯聲學器件、新型石墨烯阻變存儲器、光譜可調的石墨烯發(fā)光器件、石墨烯仿生突觸器件、可調石墨烯應力傳感器、仿生石墨烯壓力傳感器、極低功耗二維鈣鈦礦阻變存儲器等。在Nature Electronics、Nature Communications、IEDM、Advanced Materials、Nano Letters、ACS Nano、IEEE EDL、IEEE IEDM等著名學術期刊與會議發(fā)表論文600余篇,獲國內外發(fā)明專利70余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