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開展2023年“最美高校輔導員”暨第十五屆“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推選展示活動的通知》(教思政廳函〔2023〕14號)、《關于組織開展第十八屆“大學生年度人物”推選展示活動的函》和《省教育廳辦公室關于組織開展2023年“最美高校輔導員”暨第十五屆“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申報工作的通知》(蘇教辦社政函〔2023〕39號)要求,經遴選推薦,擬確定我校能源與動力學院陳華華老師為2023年全國“最美高校輔導員”候選人,擬確定我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人工智能學院/軟件學院阿伊提拉·買買提同學為第十八屆全國“大學生年度人物”候選人,現予以公示。
公示時間從2023年9月21日至9月27日止。公示期內,對公示人選有異議的單位或個人,請以書面形式實名向省教育廳社政處反映。匿名舉報概不受理。通訊地址:南京市鼓樓區北京西路15號1512室,郵編:210024,聯系人:陳老師、熊老師,聯系電話:025-83335056,郵箱:szc5056@163.com。
附件一:陳華華事跡材料
附件二:阿伊提拉·買買提事跡材料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黨委學工部
2023年9月21日
附件一:陳華華事跡材料
潛心育人擔使命熔鑄強勁“中國心”
【個人經歷】
陳華華,女,漢族,1988年6月生,中共黨員,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能源與動力學院團委書記、輔導員,講師。13年來,累計陪伴60個班級2000余名學生成長成才,講授《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與規劃》等課程,主持、參與省部級課題2項、校級課題3項,發表學術論文3篇。曾獲2022年全國“十佳標兵”輔導員、第九屆江蘇高校輔導員素質能力大賽一等獎、2023年江蘇省“最美高校輔導員”等榮譽。
【工作思路】
航空發動機是飛機的心臟,航空發動機領域研究生教育肩負著重要使命。陳華華圍繞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要求、立足南航國防底色、行業特色,用心匯聚思政資源,當好學生航空報國的“尾噴管”,用力構建科創體系,當好學生創新創業的“壓氣機”,用情開展就業指導,當好學生生涯教育的“燃燒室”。時刻謹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教育引導青年學子用報國心熔鑄強勁“中國心”,為國家航空發動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注入澎湃動力。
【育人實效】
自從成為一名光榮的輔導員,她躬身實踐、潛心育人,陪伴60個班級2000余名學生一同成長。
用心匯聚思政資源,當好學生航空報國的“尾噴管”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始終是教育的根本問題?!标惾A華所在的能源與動力學院誕生于抗美援朝的烽火中,學院師生參加了國家幾乎所有航空發動機型號的研制工作,學院黨委是全國首批黨建工作標桿院系,也是研究生人數遠大于本科生人數的研究型學院。如何將這份厚重的家國情懷根植學生心中?發動機尾噴管是排氣方向的決定者,發揮著把握推進方向的重要作用,她用心匯聚思政資源,堅定當好學生航空報國的“尾噴管”。
站穩思政教育的主陣地,她立足黨課、團課、月講評、信仰公開課等平臺,講述直-10的發動機從受制于人到量產出口的故事,講述學院張世英教授一手創立南航進氣道王牌團隊的故事,精心打磨了《為祖國打造強勁的中國心》等10余節院本化課程。唱好思政教育的協奏曲,她邀請發起“航心”基金的航空發動機專家甘曉華院士,“八一勛章”獲得者、英雄試飛員李中華等杰出院友作客“能動講堂”,講述航空報國的奮斗故事;邀請“中國好醫生”抗疫特別人物黃英姿、全國勞動模范陳德風等專家走上青馬課堂,講述立足崗位的奉獻故事。凝聚思政教育的向心力,她探索將黨團支部建立在重大課題組和科研項目團隊,形成“縱向為主、橫縱結合”模式,將黨團建設與科研攻關同頻共振。
她指導的馭風排氣系統縱向團隊堅持思想引領帶動科研實踐,是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的一個縮影。在導師徐驚雷教授的帶領下,學生作為主要參與人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黨支部獲批首批全省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培育建設單位,團隊獲全國大學生“小平科技創新團隊”、全國五四紅旗團支部、“挑戰杯”課外科技作品競賽一等獎、“互聯網+”金獎、校“五好導學團隊”等榮譽,師生同向同行,矢志空天報國。
用力構建科創體系,當好學生創新創業的“壓氣機”
航空發動機是飛機的心臟,是制約我國工業發展的卡脖子關鍵技術。如何瞄準國家航空發動機戰略急需人才需求,組織青年學生把科研做在大國重器上,在真刀真槍的科研攻關中壯筋骨、長才干?發動機壓氣機是整流蓄能者,發揮著增壓增推的重要作用。她構建科創體系,助力完善本碩博貫通創新人才培養機制,當好學生創新創業的“壓氣機”。
創新人才培養的關鍵是平臺和資源。她下實功夫讓“三維一體”覆蓋的更廣。基礎層從航空動力知識競賽、節能小屋延伸到發動機科創訓練營,讓趣味性和體驗性交相輝映;提升層擴大專業性賽事的知名度,請來了濰柴動力贊助支持,讓學生科創沒有后顧之憂;精英層瞄準“挑戰杯”“互聯網+”,全程陪伴學生參賽,全面提升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她花大力氣請來一批產教融合、科教融匯的科創導師。如何驗證研究符合行業需求?她跑行業企業,通過撬動航發集團及下屬公司的人力、共青團資源,聘請行業專家為企業導師。如何發揮學院年科研經費4億的育人功能?她跑科研辦、教師辦公室,挖掘兩機專項中項目資源,邀請重大項目負責教師擔任學生科創的特聘老師。如何創造濃厚的科研氛圍?她有一個朋輩導師庫,科研成果突出的碩博生、高年級本科生擔任科創導師?!叭墔f同”師生交流機制保障了創新人才培養體系的健康有序運轉。
從項目孵化到捧起金杯,有一段漫長的“挑戰之路”,長期高強度備戰,隊員們難免有狀態起伏、焦慮茫然,她陪伴他們走過每一個“挑戰之夜”“挑戰周末”,她用自己的溫暖和篤定給學生信心,給他們力量!近年來,她陪伴團隊獲得“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一等獎、“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金獎,她的學生在“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的賽場下捧下金獎7項,涌現了江蘇青年科技創新“U35攀峰”系列尋訪探索獎黃帥、南京市創新企業家欒眾楷等青年典型。
比起金杯,她更欣喜于學生獲獎后說“經過比賽淬煉,讓我對科創本身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團隊每一個人都得到了全面發展”“我將在空天報國的追夢歷程中發光發熱”!
用情開展就業指導,當好學生生涯教育的“燃燒室”
70多年來,千千萬萬南航人始終在“三航”創新主戰場、工信事業第一線、國防科技最前沿,在祖國需要的每一處地方,辛勤耕耘、默默奉獻。如何在全國文明校園的浸潤下將這份“航空報國、貢獻國防”的追求傳遞到青年一代心中?燃燒室是發動機的能量激發者,發揮著提升溫度和釋放熱情的重要作用。她開展就業指導,當好學生生涯教育的“燃燒室”。
除了在“愛國奮斗·南航擔當”校友總師公開課上帶學生感受“大國重器總師造,重器總師南航造”的震撼,她更專注于日常的每一場微型生涯指導。每年暑假,她帶學生開展“軍工記憶”專項實踐,采訪南航校友航空報國故事,尋訪“三線精神”,身臨一線實境感受新時代國防事業的蓬勃發展。每年就業招聘季,她把就業單位請進來,請人力講講簡歷制作、面試技巧,請校友“鳳回巢”說說發展、談談感受。她還承擔與中國航發集團及下屬公司的人才協作培養平臺建設,邀請企業進校園參與育人環節,帶著學生進公司參與開放周。
“航空報國、貢獻國防”融于日常,融進心里,更化作了他們的選擇。近三年,60%以上研究生奔赴國防系統建功立業,服務航空航天民航等國家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向中國航發集團輸送研究生超過150名。航發集團給學院的反饋中說:“南航畢業生為航發作出了突出貢獻,走出了一批優秀領導干部、一批型號領導人員、一批優秀青年人才”。她也有一些學生成長為青年技術骨干,承擔某些型號的研制任務。她用行動落實總書記對南航的重要勉勵精神,努力在“為黨育英才,為國鑄重器”上作出更大貢獻。
陳華華始終堅守在學生工作第一線,用春風化雨的溫暖將思政教育做到學生心里。她先后獲得全國“十佳標兵”輔導員、第九屆江蘇省高校輔導員素質能力大賽一等獎、江蘇省“最美高校輔導員”、“蘇鄉永助”“發展型資助育人工作案例”優秀案例等榮譽。更為可喜的是在她的影響和感染下,8位學生接力成為南航輔導員。陳華華堅持用實際行動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光榮使命。
【經驗總結】
澆花澆根,育人育心,陳華華堅持用13年溫暖有力的陪伴將育人工作做到學生心里?!盀辄h育英才、為國鑄重器”是南航育人的國防本色和行業特色,陳華華堅持立足學校、學院和學科特點做好思想引領,用能動青年可學可向的身邊人、身邊事引導他們將論文寫在國之重器和尖端科技上,培育了一批用青春熔鑄強勁“中國心”的一流人才。
附件二:阿伊提拉·買買提事跡材料
“生命禁區”開出最美格桑花
一、個人簡介
阿伊提拉·買買提,女,維吾爾族,2001年2月生,共青團員,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人工智能學院/軟件學院2022級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本科生。
笑對不如意,她是把“生活爛牌”打得精彩的維族姑娘。從小在黨和政府的幫扶下長大,父母因病相繼離世,受到學校的關懷與航空報國精神的浸染,心懷感恩的她堅定地選擇了參軍入伍。
花裙換戎裝,她是在“生命禁區”綻放青春的00后女兵。2021年3月應征入伍西部戰區某旅,成為軍營大學生戰士。與戰友一起在西藏長期駐訓、執行任務,在雪山下宣誓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曾獲“四有”優秀士兵、嘉獎等榮譽,在“生命禁區”綻放青春。
磨礪中成長,她是用“戰地日記”點燃熱血的軍中綠花。400多篇日記書寫了軍旅大學生的成長宣言,其事跡受到央廣軍事、西部戰區等媒體報道,相關視頻被廣為轉發,激勵了更多青年獻身國防、保家衛國,獲評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江蘇省最美大學生等榮譽。
二、突出事跡
笑對不如意,她是把“生活爛牌”打得精彩的維族姑娘
出生在新疆的阿伊提拉從小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長大,家鄉駐扎部隊的番號聲埋下了她獻身國防的夢想種子,經過努力考入“工信七子”之一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入學前,高昂的學費讓她愁眉不展,她的父親因病離開了她,母親患肺結核,弟弟妹妹在上學,哥哥無業。學費減免、國家助學金等資助政策消除了她的后顧之憂。2020年12月母親病情惡化,阿伊提拉陪伴母親度過了人生的最后一程。帶著學校的關懷與母親的寄托,加上南航國防軍工文化的浸染,她更加堅定選擇參軍入伍,向著實現軍工報國的理想前進。經過層層選拔,阿伊提拉順利入伍西部戰區某旅,用“迷彩綠”將自己的青春變得更精彩。
花裙換戎裝,她是在“生命禁區”綻放青春的00后女兵
都說當兵苦,最苦是西藏。訓練場上的摸爬滾打讓阿伊提拉漸漸明白,越苦的地方越需要堅守。在海拔5380米的雪域高原,她和一群平均年齡還不到22歲的軍中綠花在“生命禁區”扎下了根。營地的環境比想象中更加惡劣,狂風、暴雪、強烈的高原反應讓她一下子無所適從。高原毒辣的太陽曬裂了她的皮膚,在臉上泛起高原紅?!岸伎忌狭?11,為什么要來高原當兵?”面對采訪,她有著自己的答案:“我出生在新疆,成長在南航,我的血液里流淌著紅色基因,到高原保家衛國是我的藍色夢想!”服役兩年間,阿伊提拉學會了駕駛大卡車、醫療救護、操作的槍支和火炮能夠精準命中目標,還以21秒創下了營里槍支分裂結合最快的記錄。這背后是每天15小時高強度訓練的汗水,是九根手指被劃傷的辛酸。歷經磨難不退縮,她在高原軍營綻放青春,榮獲“四有”優秀士兵、嘉獎等榮譽。
磨礪中成長,她是用“戰地日記”點燃熱血的軍中綠花
作為一名南航培養的軍營大學生,她用戰地日記記錄在雪域高原服役的每一天,讓更多人看到高原女兵的成長宣言。在康西瓦烈士陵園,阿伊提拉找到犧牲在了和平年代的00后英雄陳祥榕的墓碑,她的眼眶濕潤了,在日記本上寫下“這就是我該學習的榜樣”。“今天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比武競賽,又有男兵被我超越了?!边@是她來到高原后寫下的第238篇戰地日記。她的事跡受到了央廣軍事、西部戰區、北京時間等媒體的報道,《阿伊提拉·買買提的第238篇戰地日記》視頻被廣為轉發。重返校園的她在國家級、省級各類平臺上傳播正能量,獲評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江蘇省最美大學生等榮譽,帶動更多人去投身軍工報國事業,她立志要帶著在高原上磨礪的意志和報效祖國的夢想繼續走下去,用科技手段助力邊防事業,為科技強國建設貢獻青春力量!
青春因奮斗而精彩,阿伊提拉·買買提始終堅定軍工報國的志向并為之不懈奮斗。她說:“迷彩綠和高原紅是我一生的驕傲,不懼嚴寒的格?;ǎ肋h向陽盛開!”
三、所獲榮譽
1.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
2.江蘇省最美大學生
3.“衛國戍邊”銅質紀念章
4.“四有”優秀士兵
5.軍事先進個人(陸軍炮兵某旅頒發)
6.嘉獎
7.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十大杰出青年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