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題目:企業過度負債的同群效應
報告摘要:中國經濟面臨去杠桿的重要任務,需要通過降低杠桿解決企業過度負債問題。本文研究了中國上市企業過度負債的同群效應、產生機制、作用因素及其潛在經濟后果。數據表明中國地區間企業過度負債水平具有差異性,2004-2014年全國范圍的過度負債指數呈下降的趨勢,東部和中部地區下降較為明顯,西部和東北下降較為緩慢,部分地區過度負債指數在下降過程中呈現反彈趨勢。在控制地區差異、行業差異等因素后,本文發現:不同地區上市企業的過度負債存在顯著的同群效應,企業是否過度負債以及過度負債的程度與企業所在地區的過度負債指數正相關。過度負債同群效應產生的潛在機制在于,非領頭企業模仿領頭企業、非融資約束企業模仿融資約束企業。地區市場化進程、金融發展程度、企業高管的金融背景對過度負債的同群效應具有顯著影響。過度負債同群效應的潛在經濟后果表現為:同群效應越強,企業過度負債水平越高、償債能力越弱、過度投資越嚴重、盈利能力越低。
報告開始時間:2017-05-26 15:30
報告地點:將軍路校區經濟與管理學院樓 702
報告人簡介: 李志生,1978年生。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金融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務處處長、產業升級與區域金融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常務副主任,兼任武漢市人民政府決策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金融工程學會理事、中國國際金融學會理事。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湖北省新世紀高層次人才工程,獲霍英東高等院校青年教師獎、成果獲湖北省委決策支持工作優秀成果一等獎、湖北發展研究獎三等獎。華中科技大學學士、碩士,美國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博士學位,清華大學博士后。 研究方向為行為金融、市場微觀結構。在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s、European Journal of Finance、Insurance: Mathematics and Economics、《經濟研究》、《金融研究》、《管理科學學報》等期刊發表論文30余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和面上項目、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項目、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項目等課題多項。
經濟與管理學院數量經濟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