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超大型冷卻塔風荷載、風效應與抗風性能優化
報告人:柯世堂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時間:2018年11月16日15:00
地點:明故宮校區A18-526
主辦單位:青年教授學術交流聯誼會、校科協、航空宇航學院
報告摘要:
新世紀以來,我國電力行業面臨傳統火電行業“上大壓小”的政策轉型和新能源的快速發展,作為火電/核電廠最重要構筑物—超大型冷卻塔方興未艾,目前世界前三高度的冷卻塔均在我國興建。隨著高度和尺寸的不斷突破,結構非線性和氣動彈性效應日益顯著,導致結構風荷載與風效應也更為復雜,甚至出現人類尚未認知的新的抗風問題。因此,研究超大型冷卻塔結構風與風效應及其作用機理,發展復雜極端環境下大型冷卻塔精細化流場、氣動數理模型和空氣動力降載策略,建立高精度抗風耦合分析和多學科一體化軟件設計平臺,對于我國電力行業新/在建工程的安全運營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工程價值。
報告人簡介:
柯世堂,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破格晉升)、土木工程系副主任,Tokyo Polytechnic University訪問學者,國家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江蘇省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中國博士后特別資助、江蘇省青藍工程計劃、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計劃等入選者。兼任中國土木工程學會風工程專委會委員、中國空氣動力學會風能空氣動力學專委會委員、中國電機工程協會工業冷卻塔專委會委員、中國地震學會基礎設施防震減災青年委員會委員、江蘇省工程師學會風工程專委會副主任委員、江蘇省土木建筑學會鋼結構專委會委員、江蘇省地震學會地震工程專委會委員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青年教授學術交流聯誼會分會長,擔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函評專家、教育部學位中心碩博士論文函評專家,是國內外30余種重要期刊審稿專家。
研究方向為結構風工程與風能利用。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省部級科研項目7項、國家重大工程抗風課題30余項。發表學術期刊論文160余篇,其中SCI收錄40余篇(一區10篇、二區16篇)、EI收錄120余篇,2篇入選F5000;發表會議論文40余篇,其中特邀報告5次。在科學出版社主編出版論著3部。授權(公開)發明專利21項、軟件著作權12項。研究成果獲得行業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4項(分別排名第2、第2、第2和第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