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Advanced cement-based materials through nanotechnology
報告人:李宗津教授(澳門大學應用物理與材料工程研究所)
時間:2019年3月1日(周五)上午10:30 -11:30地點:明故宮校區A18號樓529報告廳
主辦單位:國際合作處、科協、民航學院土木工程系
報告人簡介: 李宗津,男,現任澳門大學應用物理與材料工程研究所講座教授、博士生導師,1982年獲浙江大學土木工程系學士學位,1990年獲美國西北大學結構工程專業碩士學位,1993年于美國西北大學結構工程專業獲博士學位,1994~2016年期間任香港科技大學土木與環境學院教授,曾兼任香港科技大學工學院副院長。李宗津教授是國家973項目“環境友好現代混凝土的基礎研究”的首席科學家,國際標準化組織71技術委員會(ISO/TC71)的委員,歐洲混凝土結構防火設計Fib工作組成員,美國混凝土學會(ACI)中國分會的創會主席,RILEM(國際材料與結構研究實驗聯合會)中國區分會第一副主席,香港工程師協會材料分會委員。李教授還是Journal of Computer and Concret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s and Solids、Frontiers of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 in China、The Open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Technology Journal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Korea Concrete Institute等知名期刊的編委。為了表彰李宗津教授對于混凝土的技術和方法有關的教學和研究所做出的多重貢獻,2017年ACI授予其美國混凝土學會科研終身成就獎——亞瑟?安德森獎章 (ACI Arthur R. Anderson Medal),他是此獎項設立45年以來第一位獲此殊榮的中國科學家。李教授主要從事土木工程材料領域的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工作,在混凝土的耐久性、高性能混凝土、纖維增強混凝土的界面特性及應變硬化行為、混凝土斷裂力學、土木工程非破損測試、擠壓法生產先進建筑材料、土木工程功能材料等方面研究成果顯著。李教授出版專著5本,編著會議論文集3本,其中John Wiley出版的《Advanced Concrete Technology》被許多國家圖書館和大多數主要大學圖書館收藏,并被許多大學用作土木工程的文本或參考書;發表學術論文410余篇,2016年他被選為土木工程領域150位引用最多的作者之一,其中270篇論文SCI 收錄,SCI引用達3396次,SCI H指數為45,Scopus H指數為49。他獲得授權7項美國發明專利和7項中國發明專利,其中5項專利已被轉化成商用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