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天然氣定價機制轉型中的前沿問題
報告人:施訓鵬(悉尼科技大學大學)
地點:將軍路校區經管輔樓A0302
時間:2019.3.28下午15:00—17:00
摘要:
天然氣是傳統能源向低碳能源轉型的過渡能源,當前處于蓬勃發展中。頁巖氣的發展為天然氣注入更大的活力。在中國由于天然氣比煤炭更加清潔,更加被寄予厚望。盡管東亞是全球液化天然(LNG)的主要市場,天然氣在東亞還不是一種獨立的商品,東亞的天然氣還沒有形成獨立的價格,而是由原油價格決定。現有的與油價掛鉤的天然氣定價機制面臨著很多挑戰。東亞主要國家跟隨美國和西北歐的步伐,都在著手建立獨立的天然氣價格。這一努力過程,需要有合適的經濟制度環境,需要對現有的貿易體系進行變革,需要建立天然氣衍生品市場。這一價格轉型,不僅僅會產生價格本身,而且會導致現有的油價掛鉤的長期合同的消亡,會導致天然氣行業的巨變,也必然導致天然氣的商品化。這一切對各國的國內市場、電力和天然氣行業、國際貿易和國際海運市場,都有深遠而不確定的影響。這種不確定性,使得東亞各國政府在決策時候倍加小心。報告人將和大家分享這種價格機制轉型的動力、進程、相關領域的研究進展,以及待解決的政策、市場、經濟和金融問題。
報告人簡介:
施訓鵬,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經濟學博士。現任悉尼科技大學澳中關系研究院長聘首席研究員。兼任新加坡國立大學能源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湖北經濟學院“楚天學者”講座教授,世界能源理事會全球天然氣中心高級顧問和APEC 可持續能源中心國內專家委員會委員。曾擔任“澳大利亞中國經濟研究學會”(CESA)會長(2016-2018)。任現職前,先后在中國、印尼、文萊和新加坡等國家的產、學、研機構和國際組織等擔任管理或者高級研究職位。擔任Journal of Modelling in Management期刊副主編、Natural Gas Industry B期刊編委,以及30余家國際期刊的評審人。研究專長包括能源和環境等領域的經濟、政策問題。最近五年,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新加坡貿工部,亞洲開發銀行、聯合國亞太經合組織、東亞和東盟經濟研究院、國際天然氣進口國組織(GIIGNL)等機構委托的研究十余項,發表SSCI、SCI檢索論文50余篇。